发布时间: 2024-02-23 作者: 安博体育手机版登录
从脱下绿色军装到穿上蓝色印刷工服,从普通工人到车间负责人,从铅与火的老工艺到激光照排、高速胶印,再到数字印刷,桑海明一干就是36年。36年来,他几乎每天都跟机器、油墨打交道,别人眼里单调、枯燥的工作,他却干得津津有味。上世纪80年代末,新华印刷厂用的还是铅印机,后来,厂里更换了胶印机,进口设备没有中文说明,他只能慢慢摸索,逐个记忆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很快,他成了车间里的技术能手。如今,在互联网、数字印刷背景下,传统印刷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,他面对压力,决心继续开拓进取,为印刷行业改革发展发挥余热。
1982年高中毕业后,桑海明参军入伍。在四年的部队生活中,他当过战士、勤务员和警卫班长,受过4次嘉奖、荣立三等功1次,并光荣地加入中国。1986年,桑海明复员分配到兰州新华印刷厂,成为了一名印刷工人。刚进工厂的时候,他对印刷非常好奇,也一直很喜欢看书,但对书刊印刷并不了解,而当印刷工人正好可以一探究竟。
当年,工厂里用的还是铅印机,老式铅印机油墨飞溅,工人的脸上、手上常常黑乎乎的。若遇到机械故障,他就成了“黑人”,全身油墨,很难清洗。为此,他们尝试过很多清洗的东西,汽油、洗车水……
夏天,车间里温度至少有40度,为了降暑,厂里给工人们提供冷饮、绿豆汤等。但对他们来说,唯一的清凉是距离车间机器较远地方放着的一台电风扇。而冬天很冷,由于车间是老厂房,四处漏风,印刷厂又是重点防火单位,天气最寒冷时,工人们就尽量靠近烘干纸张的机械取暖。幸运的是,桑海明进厂不久,厂里就购进了升级版的胶印机。为了尽快掌握印刷工艺、操作、维修技术,他白天跟着老师傅在机器上学习技术,下班后,就复习当天详细记录在本子上的胶印轮转机性能和工艺技术要求,然后在平时的生产操作中不断地实践,熟练掌握。
日复一日的勤奋学习和练习,使桑海明成了车间里的技术能手,被提拔为机长、轮转班组大组长。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因为他们承担的是中小学生课本印刷,不能出任意的毛病。桑海明时刻紧绷着神经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他对印刷技术的学习钻研始终未曾间断。1999年,他参加了北京印刷学院印刷技术高级函授班,把车间各种胶印设备的性能“摸了个透”。人们常说,干一行爱一行,干好一行是对他们行业工人最基本的要求,但面对生产一线的艰苦,几十年的坚守实属不易。
“没有奉献就没有收获。”桑海明作为车间主任,每天早出晚归合理的安排生产,遇到机械设备维修,通宵达旦不休息是常态。这些年,他们承担的是全省中小学生课本印刷,由于课本生产周期一年比一年缩短,之前5个月的工期已压缩到两个月。所以,他们在这两个月中,24小时两班倒,人休机器不能休,每当印单下发车间时,时间都很紧张。为此,他带领车间党员、技术骨干等人,增开班次提高班产,大干、巧干夺高产,有的机台日班产量达到200多令纸,月产量达到6000令纸。为工厂两季课本任务按期完成,实现“课前到书”创造了条件。同时,也保证了《求是》《党的建设》《半月谈》《读者》等重点期刊任务的按时出版。
近几年来,由于车间大多设备使用的时间在20年以上,印刷精度下降,纸张消耗加大,造成车间成本上升。面对困难,桑海明每天深入机台了解情况,从管理制度、操作流程、人员情况分析查找原因,最终通过车间、班组会议研究解决办法,扭转了纸张超耗的被动局面。
“因为工作忙,对家里照顾得少,家里都是妻子一人在操劳,心里很愧疚,很感谢家人的支持。”桑海明说。
桑海明作为一名管理人员,总是身先士卒,十分注重自己的作风和言行。他带头自重、自省、自律,工作上踏实敬业。因为他深信,在生产一线,自我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是影响团队建设的主要的因素。为提高自身素养,多年来,他从始至终坚持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面,开阔眼界,对印刷工艺、生产设备至今都保持着浓厚的学习热情。
桑海明所在的车间承担着全厂90%以上的课本正文和期刊印刷任务,在管理上,必须以务实见成效。为此,小到节约一块擦机布,大到上下工序衔接、职工技术培养和训练,他都做到亲力亲为。每天,他都在生产一线忙碌着。
“领导班子是‘龙头’,只有‘龙头’带得好,工作才能做得好。只有具备较强感召力和坚强战斗力的领导班子,才有机会带出一支文明、优质、高效的员工队伍。”桑海明总这样勉励自己。
艰苦的创业换来了硕果累累,他把今天的成绩当成明天继续前行的起点。当前,面对新形势、新挑战,桑海明说:“我将继续开拓进取,为印刷改革发展发挥余热。”
上一篇: 爱克发推出手动版:M-Press印刷机
下一篇: 使用纸箱发明荒芜意境的5个过程